①大金葉片泵減壓閥的閥前壓力起伏變化減壓閥閥后壓力能穩定在設定的壓力值上的前提條件是大金葉片泵減壓閼的閥前壓力要髙于閥后壓力,否則閥后壓力就不可能穩定。由于液壓系統主油路中執行機構的工況不同,工作壓力變化較大, 變化的最低壓力值高于大金葉片泵減壓閥的閩后調定的壓力值時,不會對減壓閥的閥后壓力產生影響。因為在減壓閥的閥前壓力提高時,可能要使減壓閥的閥后壓力瞬時提高,伹經力士樂減壓閥的調節作用,能迅速恢復到減壓閥的閥后調定壓力值;
②反之,當減壓閥閥前壓力降低時,卻會使大金葉片泵減壓閥的閥后壓力瞬降低,但減壓閥將迅速調節,使閥后壓力升到調定值。如果大金葉片泵減壓閥的閥前壓力的最低值低于閥后壓力值,則閥后壓力就要相應降低,而不能穩定在調定壓力值上。所以,當主油路執行機構的最低工作壓力低于減壓闔的閥后壓力時,回路設計就應采取必要措施,如在大金葉片泵減壓閥的閥前增設單向閥,大金葉片泵單向閥與減壓閥之間還可以增設蓄能器等措施,以防止減壓閥的閼前壓力低于閥后壓力。
]]>二、壓蓋安裝不正確,堵漏了前蓋和后蓋上的泄油孔。
三、密封圈的外徑與密封座孔徑配合過松。
四、泵體方向裝反,使壓接口接通卸荷溝,形成壓力把密封圈沖出。
五、管路螺紋配合不嚴密。高精度渣油昇葉片泵的密封作為高精度渣油昇葉片泵的一個重要部件,起著固定主軸、密封介質的作用。
]]>1、吸油能力常用吸油高度來表示。大金葉片泵吸油能力越強,說明其吸油腔的真空度大。但是一般吸油真空度有一定要求,就是防止泵吸油口處產生氣穴現象、振動、噪聲。大金葉片泵的自吸能力的實質,是因泵的吸油腔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液壓油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流入吸油腔,所以,大金葉片泵吸油腔的真空度越大,則吸油高度越高。<br />但真空度的數值受氣蝕條件的限制。
2、一般所允許的吸油高度不超過500毫米(即吸油管的長度)
二、對于自吸油能力較差的大金葉片泵,一般采取如下措施:
(1)使油箱液面高于大金葉片泵–即大金葉片泵安裝在油箱液面以下的位置處。
(2)采用壓力油箱–即采用封閉油箱,增加油箱的表面壓力,一般預壓力為0.05~0.25MPa。
(3)采用補油泵供油,一般補油壓力為0.3~0.7MPa。對于不同結構類型的大金葉片泵,其自吸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泵的自吸能力也是衡量它的性能指標之一。
]]>1、吸油不充分油箱缺油或油箱油液不足導致油泵吸不上油。檢查油箱液面高度,添加足夠的液壓油。
2、油液粘度太大選用液壓油牌號不合適或環境溫度太低,導致油泵吸油困難。更換合適的油液;采取措施提高液壓油的溫度。
3、濾清器堵塞導致油泵吸不上油或油液循環不暢。清洗或更換濾芯。
4、進、出油管內孔堵塞導致油泵吸油困難或吸不上油。清理進、出油管線。
5、回路中有空氣導致油泵吸空。排除回路中的空氣。
6、油管接頭泄露緊固油管接頭,確保密封良好。
7、大金葉片泵故障1.2.1油泵過度磨損,內部泄露嚴重。檢查油泵工作情況,修理或更換油泵。
8、油泵驅動部分故障。驅動皮帶打滑或驅動齒輪(鍵)磨損。檢查油泵部分,調整皮帶張緊度,修理或更換驅動齒輪(鍵)。
9、油泵聯接部分故障。油泵連接螺栓松動或缺失,檢查油泵聯接部分,確保油泵連接牢固可靠。
10、人力轉向單向閥故障未裝人力轉向單向閥;單向閥鋼珠與閥座密封不嚴;單向閥鋼珠掉入閥套與閥體環槽之間;單向閥彈簧損壞。
11、轉向器安全閥故障轉向器安全閥調定壓力太低;轉向器安全閥彈簧損壞;轉向器安全閥閥座密封不嚴;轉向器安全閥閥體損壞。
二、閥芯與閥套變形,導致兩者卡死。
1、裝機前往進油口加注少量液壓油,轉動閥芯應靈活,若有卡滯現象應進行研磨。有時,在擰緊轉向器底部螺栓時用力不均勻,也會出現閥芯卡死現象,正確的方法是分2-3次間隔均勻擰緊螺栓。
2、轉向機構故障輪胎氣壓不足;轉向節與主銷配合過緊或缺油;轉向節止推軸承缺油或損壞;前梁、車架變形造成前輪定位失準;縱、橫拉桿球頭連接調整過緊或缺油;主銷后傾過大、主銷內傾過大或前輪負外傾:這些都可導致駕駛員向左或向右轉動方向盤時,感到沉重費力,無回正感;當車輛以低速轉彎行駛或掉頭時,轉動轉向盤非常吃力,甚至打不動。排除措施:確保輪胎氣壓正常;轉向節與主銷配合松緊合適且潤滑良好;轉向節止推軸承完好且不缺油;前梁、車架無變形;前輪定位良好。
3、轉向輪跑偏原因分析及排除措施 2.1轉向器內閥芯與閥套間的定位彈簧片損壞或太軟,使閥套不能自動回到中立位置,此時,必須更換定位彈簧。2.2因油液臟污使閥套運動受到阻滯。清洗閥套,使閥套運動靈活。
4、由于閥套與閥芯臺階位置偏移,使閥套不在中間位置。拆解并檢修閥套與閥芯,必要時更換。2.4流量控制閥卡住,使油泵油壓過大,造成轉向缸左右腔壓力差過大。拆解并檢修流量控制閥。
5、單側轉向油缸密封件損壞。拆解并檢修轉向油缸密封件。
6、兩前輪輪胎氣壓不等或直徑不一。檢查并調整輪胎氣壓。2.7左右兩架前鋼板彈簧撓度不等。檢查并調整鋼板彈簧撓度,必要時更換鋼板。
7、前后橋或車架發生水平平面內的彎曲。檢查并校正變形。
8、車架兩邊的軸距不等。調整并確保軸距相等。
9、兩前輪輪轂軸承或轂油封的松緊度不一。檢查軸承或油封。
10、前、后橋兩端的車輪有單邊制動或單邊拖滯現象。檢查并調整車輪的制動情況。
11、兩前輪外傾角、主銷后傾角或主銷內傾角不等。2.13前束太大或負前束。檢查并調整前束。
12、路面拱度較大或有側向風。三、左右轉向輕重不同原因分析及排除措施3.1轉向器的閥芯偏離中間位置,或雖在中間位置但與閥套臺肩的縫隙大小不一致。檢查并確保臺肩密封良好,閥芯居于中間位置。
1、閥芯與閥套間有臟污阻滯,使左右移動時阻力不一樣。拆解并清洗轉向器,確保液壓油清潔。
2、調整螺母調整不當。檢查并重新調整螺母
3、導致轉向輪跑偏的原因也可導致車輛行駛中左右轉向輕重不同。4 .快轉時方向盤感到沉重原因分析及排除措施
4、油泵驅動裝置有時失效。驅動皮帶打滑或驅動齒輪(鍵)磨損。檢查油泵部分,調整皮帶張緊度,修理或更換驅動齒輪(鍵)。
5、大金葉片泵連接部分故障。油泵連接螺栓松動或缺失,檢查油泵連接部分,確保油泵連接牢固可靠。
6、流量控制閥故障。流量控制閥彈簧過軟或泄露嚴重,導致急轉向時供油不足。檢查流量控制閥,必要時更換。
7、安全閥失效或泄露嚴重。檢查安全閥,必要時更換。
8、油泵過度磨損,內部泄漏嚴重。檢查油泵工作情況,修理或更換油泵。
9、油泵選型不對,使供油量不足。更換合適的油泵。
四、轉向時有噪音原因分析及排除措施
1、油箱缺油或油箱油液不足,油泵在工作時容易吸進空氣。排除措施:檢查油箱液面高度,添加足夠的液壓油。
2、大金葉片泵軸頭油封損壞,油泵在工作時容易吸進空氣。更換軸頭油封。
3、大金葉片泵驅動裝置有時失效。驅動皮帶打滑或驅動齒輪(鍵)磨損。檢查油泵部分,調整皮帶張緊度,修理或更換驅動齒輪(鍵)。
4、低壓管線損壞或管接頭松動,油泵在工作時,系統中會進入空氣。檢查低壓管線,確保低壓管線和管接頭不漏氣。
5、濾清器堵塞。排除措施;檢查、清洗或更換濾芯。
6、進、出油管內孔堵塞。導致油泵吸油困難或吸不上油。清理進、出油管線。
7、大金葉片泵過度磨損,內部泄漏嚴重。檢查油泵工作情況,修理或更換油泵。
]]>1、轉速未達到額定轉速—按說明書指定額定轉速選用電機轉速。
2、系統中有泄漏—檢查系統,修補泄漏點。
3、由于大金柱塞泵長時間工作、振動使泵蓋螺釘松動—適當擰緊螺釘。
4、吸入管道漏氣—查各連接處,并予以密封、緊固。
5、吸油不充分:
6、變量泵流量調節不當—重新調節至所需流量。
二、大金柱塞泵壓力升不上去:
1、大金柱塞泵不上油或流量不足—同前述排除方法。
2、溢流閥調整壓力太低或出現故障—重新調試溢流閥壓力或修復溢流閥。
3、系統中有泄漏—檢查系統、修補泄漏點。
4、由于大金柱塞泵長時間工作振動,使泵蓋螺釘松動—適當擰緊螺釘
5、吸入管道漏氣—檢查各連接處,并予以密封、緊固。
6、吸油不充分—同前述排除方法。
7、變量柱塞泵壓力調節不當—重新調節至所需。三、大金柱塞泵吸不上油或無壓力:
1、原動機與大金柱塞泵旋向不一致—糾正原動機旋向。
2、大金柱塞泵傳動鍵脫落—重新安裝傳動鍵。
3、進出油口接反—按說明書選用正確接法。
4、油箱內油面過低,吸入管口露出液面—補充油液至最低油標線以上。
5、轉速太低吸力不足—提高轉速達到大金柱塞泵最低轉速以上。
6、油粘度過高,使葉片運動不靈活—選用推薦粘度的工作油。
7、油溫過低,使油粘度過高—加溫至推薦正常工作油溫。
8、吸入管道或過濾裝置堵塞造成吸油不暢—清洗管道或過濾裝置,除去堵塞物,更換或過濾油箱內油液。
9、吸入口過濾器過濾精度過高造成吸油不暢—按說明書正確選用過濾器。
10、系統油液過濾精度低導致葉片在槽內卡住—拆洗、修磨大金柱塞泵內臟件,仔細重裝,并更換油液。
]]>二、大金葉片泵液壓系統油液的過濾凈化吸油過濾器,管路過濾器和回油過濾器完成油液過濾凈化,選用過濾器要注意以下幾點:
1、吸油口過濾器應該選用過濾精度低,通流能力大的過濾器,流通能力差的吸油過濾器容易造成空穴,吸油過濾器用于阻擋大顆粒污染物進入液壓泵.,防止懸浮于油液的氣泡進入系統。柱塞泵一般不要用吸油過濾器,原因略。
2、管路過濾器一般安裝在比較重要的元件上游,過濾精度要高于元件摩擦副配合間隙,伺服系統管路過濾器不要用旁路單向閥,濾芯耐壓力要高。
3、回油過濾器耐壓低,在活塞桿較粗的系統,流過過濾器的流量要大于泵流量,選用過濾器流量要注意,過濾器流量要大于泵流量與油缸活塞前后腔面積比的乘積。
4、過濾器流量的選擇:適當加大過濾器流量會延長過濾器壽命。
5、過濾器精度的選擇:在選擇系統的主要過濾器,例如管路過濾器精度時,過濾器應該能夠清除液壓元件運動副動態油膜厚度的顆粒,因為這種尺寸的顆粒一旦進入到運動副的間隙內,將引起元件表面磨損,并使間隙增大,從而使尺寸較大的顆粒進入間隙,引趣進一步的磨損,造成嚴重磨損的“鏈式反應”,“鏈式反應”有點像傳銷一樣,能快速導致元件的失效。
]]>2、液壓系統內的液壓油的溫度太低或者液壓油的粘度太高。這個要么是將油的油溫加高,要么就是更換新的液壓油。
3、泵站油箱內的油的液面太高了。更改液壓油泵的安裝位置就可以了或者更改系統油箱的設計。
4、大金葉片泵的轉速太快。很簡單,將液壓油泵的轉速調慢即可。
5、液壓系統郵箱內的吸油過濾器太小或者出現了堵塞。方法方法很簡單,小了就更換堵塞了就清洗或更換。
6、大金葉片泵站內的吸入油管彎道太多了,或者吸入油管太長太細。這個只需要更改管道的設計既可以了。
]]>二、不要混淆機油和大金葉片泵的分類標號。在計算標準中為避免混淆,規定為高的分級標號用在齒輪油上,低的分級標號用于發動機潤滑油。但對于舊牌號齒輪油分級號較低。應注意齒輪油和發動機油粘度級別并無聯系,同型號不能互用。切不可將齒輪油當發動機油使用,否則發動機將會發生燒瓦、粘缸和燒結活塞頂等嚴重事故。
三、合理使用大金葉片泵有利于齒輪維修保養。齒輪油的使用壽命較長,如使用單級油,在換季維護時換用不同的粘度標號。放出的舊油如不到換油期限,可在再次換油時加車使用。舊油應妥善保管,嚴防水分、機械雜質和廢油污染。
四、適時換油。應按規定換油指標換用新油,無油質分析手段時,可按規定期限換油。汽車制造廠推薦的換油期為30000-48000km。換油時,應趁熱放出舊油,并將齒輪和齒輪箱清洗干凈后方可加入新油。加油時,應防止水分和雜質混入。
五、加油量應適當。油量應適當,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過多不僅增加攪油阻力和燃料消耗,而且有可能齒輪油經后橋殼混入制動鼓(如果密封不良)造成制動失靈;過少會使潤滑不良,溫度過高,加速齒輪磨損,會對齒輪維修造成不利影響。齒輪油面一般應加到與齒輪箱加油口下緣平齊,且應經常檢查各齒輪油箱是否滲漏,并保持各油封、襯墊完好。
]]>1、首先檢查各部連接、緊固、潤滑、密封、運轉情況、試驗操縱系統、調節控制系統、安全裝置的動作和作用,并作適當的調整,同時檢查各類儀表的指示情況是否符合規定標準。對于未進行總成性能試驗的,要分部試運轉,試運轉中發現的故障及非正常聲響、溫升、跳動等未經消除不得進行負荷試驗。
三、大金葉片泵負荷試運轉
1、負荷試運轉是在空載試運轉正常之后進行。通過負荷試運轉確定大金葉片泵機械的動力性能、經濟性能、運轉狀況及操縱、調整、控制和安全裝置的作用是否達到運行要求。
四、大金葉片泵試運轉后檢查
1、在負荷試運轉后必須對各部位有無變形、松動、過熱、破損等進行積極檢查,同時檢查有關部位的密封性、摩擦面的接觸情況等。
五、大金葉片泵的壓力試驗與致密性試驗
(1)大金葉片泵液壓試驗:通常用來檢查焊縫、連接部位的致密性和強度。一般采用水作為介質,故又稱為水壓試驗。
(2)氣壓試驗:對于因機構原因或容器內不允許有微量殘液存在的容器,以氣壓試驗檢測。
(3)致密性試驗:對于各種儲存氣體或液體的壓力容器,應進行焊縫致密性試驗,以保證無泄漏。通常可采用氣密性試驗、煤油滲漏試驗和氨滲透試驗等方法。
]]>1、機械密封對機器精度的要求(以泵用機械密封為例)
(1)安裝機械密封部位的軸(或軸套)的徑向跳動公差最大不超過0、04~0、06mm。(2)轉子軸向竄動不超過0、3mm。(3)密封腔體與密封端蓋結合的定位端面對軸(或軸套)表面的跳動公差最大不超過0、04~0、06mm。
2、大金葉片泵密封件的確認(1)確認所安裝的密封是否與要求的型號一致。(2)安裝前要仔細地與總裝圖對照,零件數量是否齊全。(3)采用并圈彈簧傳動的機械密封,其彈簧有左、右旋之分,須按轉軸的旋向來選擇。
二、大金葉片泵選型方法大金葉片泵械密封按工作條件和介質性質的不同,有耐高溫、耐低溫機械密封,耐高壓、耐腐蝕機械密封,耐顆粒介質機械密封和適應易汽化的輕質烴介質的機械密封等,應根據不同的用處選取不同結構型式和材料的機械密封。選型的主要參數有:密封腔體壓力(MPa)、流體溫度(℃)、工作速度(m/s)、流體的特性以及安裝密封的有效空間等。
二、大金葉片泵選型的基本原則為:
1、根據密封腔體壓力,確定密封結構采用平衡型或非平衡型,單端面或雙端面等。
2、根據工作速度,確定采用旋轉式或靜止式,流體動壓式或非接觸型。
3、根據溫度及流體性質,確定摩擦副和輔助密封材料,以及正確選擇潤滑、沖洗、保溫、冷卻等機械密封循環保護系統等。4、根據安裝密封的有效空間,確定采用多彈簧或單彈簧或波形彈簧,內裝式或外裝式。三、大金葉片泵安裝,大金葉片泵安裝方法隨機械密封型式、機器的種類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安裝要領幾乎都相同,安裝步驟和注意事項如下:
(1)安裝尺寸的確定安裝時,應按產品的使用說明書或樣本,保證機械密封的安裝尺寸。
(2)裝入前,軸(軸套)、壓蓋應無毛刺,軸承狀況良好;密封件、軸、密封腔、壓蓋都應該清洗干凈。為減少摩擦阻力,軸上安裝機械密封的部位要薄薄地涂上一層油,以進行潤滑,考慮到橡膠O形圈的相溶性,若不宜用油,可涂肥皂水。浮裝式靜環不帶防轉銷的結構,不宜涂油,應干式裝入壓蓋。
(3)先將靜環與壓蓋一起裝在軸上,注意不要與軸相碰,然后將動環組件裝入。彈簧座或傳動座的緊定螺釘應分幾次均勻擰緊。在未固定壓蓋之前,用手推補償環作軸向壓縮,松開后補償環能自動彈回無卡滯現象,然后將壓蓋螺拴均勻地鎖緊。
四、大金葉片泵使用
(1)當輸送介質溫度偏高、過低、或含有雜質顆粒、易燃、易爆、有毒時,必須采取相應的阻封、沖洗、冷卻、過濾等措施。
(2)運轉前用手盤車,注意轉矩是否過大,有無擦碰及不正常的聲音。
(3)注意旋向,聯軸器是否對中,軸承部位的潤滑油加法是否適當,配管是否正確。
(4)運轉前首先將介質、冷卻水閥門打開,檢查密封腔內的氣體是否全排出,防止靜壓引起泄漏,然后開機運行。
(5)運轉后工作是否正常穩定,有無因軸轉動引起的異常轉矩,以及異常響聲和過熱現象。
]]>